三七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三七籽条或二年七病残体上越冬或者越夏,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的时候,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原菌属于弱寄生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尤其三七病株采摘后随意扔弃,最易使孢子通过风雨进行飞散传播从而危害健康三七植株,引起多次在侵染。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必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主导因素,当七棚内气温为21-23摄氏度的时候,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时,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当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者低于2度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候,病害停止蔓延;偏施氮肥,有机肥施用少,土壤板结,栽培密度大,植株生长瘦弱,过于繁茂等容易发病;阴雨天气多,光照少,发病较为严重。
症状:
灰霉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多从下部老叶的叶尖叶缘或近地部分叶柄发病,灰褐色病斑,腐烂,从叶尖呈倒“V”字形向内发展。雨天其表面产生灰黑色鼠毛状霉层,霉层上有黑小点,边缘明显,外缘黄色,中部淡褐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接触地面的下部叶发病时初为水浸状病斑,后变褐色,当病斑扩展到叶面1/3面积时,叶片开始脱落。
发病规律:
4~5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第一步:及时摘除棚内霉层较重的病叶、病枝;
第二步:用太抗永太300倍液配合化学制剂(因三七灰霉常伴随着黑斑、圆斑及细菌性病害发生,因而需配合此类病害防治药剂共同使用)进行叶面喷雾,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第三步:待霉层清除后,每隔7~10天喷一次太抗永太500倍液进行灰霉防治,防止病害复发!
此外,适当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氮肥增加钾肥有助于提高三七植株抗病害侵染能力,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太抗永太
作用机理
1.竞争作用
厚垣孢子哈茨木霉菌通过叶喷至三七叶表后,能够在叶表快速生长繁殖起来,迅速占领三七叶表面位点,进行空间位点竞争和营养竞争,形成保护层,将病原菌与三七叶面隔离开来,防治病菌对三七造成病害侵染。
2.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生作用
哈茨木霉可产生12种抗菌次生代谢产物,对三七灰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疫霉菌(三七黄臭致病菌)等有抑制作用。
3.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
木霉菌识别病原真菌过程中分泌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如β-1,6-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次生代谢产物 ,形成侵入结构,最终完成对病原菌的重寄生。
4.诱导植物抗性
哈茨木霉菌诱导三七抗性可通过以下2个途径实现:(1)增强三七效应因子激发的免疫反应;(2)减少效应因子诱发的感病性。